南部战区海军万吨新舰的首次任务去了南海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李岩
7月11日,南部南海南部战区公号发文披露,战区7月10日,海军鄂尔多斯市某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在广东湛江某军港,吨务去南部战区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解缆起航,新舰奔赴西南沙及华南沿海各岛礁,次任开启入列以来的南部南海首次医疗服务。

环球网就此发文称,战区这是海军官方首次披露“丝路方舟”号的相关信息,也表明中国第二艘万吨级医院船已正式入列,吨务去并具备执行任务的新舰能力。
四支医疗力量登船
“丝路方舟”号是次任鄂尔多斯市某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二艘万吨级制式远洋医院船。主要担负战时海上伤员医疗救护与后送,南部南海平时为岛礁居民和部队官兵巡诊,战区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海军重大灾难应急医疗救援和对外军事医学交流与合作等任务。

央视新闻披露,此次“丝路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任务的目的地包括杆列岛、永暑礁、永兴岛等西南沙及华南沿海岛礁。“丝路方舟”号此行搭载医疗队员、文化骨干、法律专家,将按既定航线进行医疗巡诊,并同步开展海上伤员救治演练、后装业务帮带等。其中,执行任务的医疗力量以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为主体,解放军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海军军医大学也派出卫勤力量,随船开展诊疗服务。

此次巡诊,该医院船开设骨科、普通外科、皮肤科、消化内科等14个临床科室,可同时开展8台外科手术、满足300余名伤病员住院治疗。其间,该医院船将采取官兵上船就医和医务人员战位巡诊相结合的方式,为岛礁官兵提供门诊、手术、胃肠镜检查等医疗服务,辅助开展医疗设备检修、卫生骨干培养、常见病多发病预防、治疗手段宣讲、健康体检等服务。
隶属南部战区
“和平方舟”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制式远洋医院船,是世界上首艘专门为开展海上医疗救护设计制造的医院船,2008年入列。“丝路方舟”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二艘万吨级制式远洋医院船。

两艘医院船都没有搭载导弹、舰炮、鱼雷,而是满载着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被国内外民众亲切地称之为“大白船”。相比“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丝路方舟”船体结构和面积相同,但满载排水量更大,续航能力也更强。
“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分门诊区、防疫功能区、检伤分类区、手术区、抢救区、病房区等医疗区,参照三甲医院标准,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设备,具备良好的综合保障能力。
环球网发文披露,“和平方舟”号、“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分别隶属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军事专家张军社解读称,这可以更好地兼顾南北两个方向的作战和战备任务,也有利于平时南北两个方向的医疗服务工作。
对于“丝路方舟”号首次公开亮相就赴南海岛礁执行任务,张军社表示,这是因为南海岛礁气候、生活和医疗条件比较差,看病不太方便,更加需要医院船提供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到南海岛礁执行任务,可以积累经验,为“丝路方舟”号未来走向远海执行医疗救助任务打下基础。

政知君注意到,与“丝路方舟”号一样,目前,“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同样在外执行任务。报道指出,担负“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和平方舟”号正在非洲塞舌尔维多利亚新港码头,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数据显示,“和平方舟”号自2008年入列以来,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多次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累计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民众29万余人次,实施手术1700多例,总航程29万余海里。
而针对这艘新入列的“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央视军事发文称,“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将传承“丝路精神”,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资料丨央视 环球网 南部战区公号 中国军网等
相关文章
-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曾对500名12到18岁的女孩进行过追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母亲提供了自主性支持如允许参与家庭决策、鼓励表达不同意见等)的家庭中,女儿成年后的职业主体性如选择非传统性别职业的意愿)和关2025-08-11
-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张泉)我国科学家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我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在一种双镍氧层钙钛矿材料La2PrNi2O7中,实现了块体高温超导电性,并揭示了镍基高温超导体的结构起源。&ems2025-08-11
- 本届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当家“花旦”、流量担当非中国“金花”郑钦文莫属,郑钦文有多火? 根据赛事组委会6日公布的数据,9月28日是郑钦文本届中网的首场亮相,又赶上周末,园区观众流量约3.9万人次,创2025-08-11
- 来源:成都公安 2024年9月30日,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2025-08-11
- 洗涤用品“花样”多 专家为您支招如何选2025-07-31 15:47:35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张令旗2025-08-11
- 汇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创力量,展现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科研历程,讲述首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故事。新一季《小家大事》向“新”而行,乘风启航。《小家大事》栏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新华网联合出品,本期将走2025-08-11
最新评论